原文: http://zhuomianyouxi.com/viewthread.php?tid=135
Through the Ages完整遊戲模式流程
預備階段
‧將各時代內政與軍事兩套牌組分開洗好。
‧如果玩家人數少於4人,按實際遊戲人數移除牌堆中標誌著3+或4+的牌。
‧從史前時代的軍事牌中抽取玩家人數+2張牌,面朝下放置於記分板上的當前事件格中。
‧將史前時代的內政牌牌面朝上放入待選牌列,放滿為止。
‧每名玩家獲得相應顏色的方塊、25個黃色標誌、18個藍色標誌、4個白色標誌和2個紅色標誌,並按如下方式放置:
* 將18個黃色標誌放置到人力區,18個藍色標誌放置到資源區。2個紅色標誌和4個白色標誌放置於政府卡上。
* 餘下的7枚黃色標誌:礦洞2枚、農田2枚、實驗室1枚、步兵1枚、閒置勞力區1枚。(寺廟不放置)
* 將一枚玩家的方塊置於0幸福度處。
* 將5枚方塊置於計分板上,軍力與技術增長各1,其餘為0。
每輪行動
1、移除待選牌列中最左邊一張牌,餘下的牌向左對齊,並補充新牌。
2、如果上一輪發動了戰爭,那麼這時計算戰爭結果
3、政治行動——以下行動每輪只能選擇一項:
事件牌(綠色軍事牌)
‧將一枚綠色卡牌(事件或領土)放置于未來事件區域,按照出牌的時代等級獲得文明分數,每級一分。
‧翻開當前事件區域最頂上一張牌,按照牌面說明執行。事件所造成的損失不會超過你現有的資源或分數。
‧注意不要將過去事件與棄掉的軍事牌牌堆弄混。
‧在二人遊戲中,如果事件牌上寫著“最弱的兩家”,執行時以較弱的一家為准。
‧當前事件的牌堆變空後,按照時代把未來事件中的牌洗好,放置於當前事件格中,時代較早的事件牌放在上面。
‧在當前事件牌堆中翻出領土牌後,開始競拍:
* 每名玩家輪流出價到其他所有人都放棄為止;沒有人出價的領土放入過去事件;
* 可以出價的數量為:你現有的軍力+犧牲掉的部隊的軍力(犧牲整支軍隊可以獲得戰術卡加成的軍力)+軍事卡/奇跡/技術卡上的殖民加成;
* 競拍獲勝的以任意方式支付你所出的價格,至少要犧牲一支部隊。
* 取走你獲得的領土,並結算領土加成和軍力變化;
* 失去領土的同時失去領土所帶來的永久加成(領土牌面下方標出),牌面中部的即時加成不受影響。
合約牌(藍色軍事牌)
‧指定一名玩家出示一張合約牌。如果對方拒絕,重新將合約牌收回手中;不論對方同意與否,均視為使用過了本回合的政治行動。
‧出示合約牌之後不允許協商,需要立即決定是否接受。
‧將表示玩家的方塊分別置於合約卡的兩邊,代表A方與B方。
‧同一時間只能有一張合約卡置於自己面前,建立新的合約將同時廢除已有的合約。
‧除非牌面標明其他廢除方式,否則廢除合約需要消耗一個回合的政治行動。
侵略牌(紅色軍事牌)
‧打出侵略牌,選擇你要侵略的玩家,按照牌面的提示消耗軍事行動點數;
‧攻擊方首先選擇犧牲的部隊,攻擊者的軍力為原有軍力+犧牲部隊的軍力,不計入防禦卡;
‧防守方選擇犧牲的單位;防禦方的軍力按照其軍力+犧牲部隊軍力+防禦卡計算;
*防禦卡:
‧雙方比較軍力勝負(軍力總值可以超過60點),平局時防守方勝利;
‧如果攻擊方勝利,按照侵略卡上所寫的說明執行操作;攻擊方所獲得的資源或點數不得超過防守方所失去的點數。
‧無論哪方勝利,雙方所犧牲的所有部隊全部移除,並據此調整軍力值。
戰爭牌(黑色軍事牌)
‧消耗戰爭牌上所標誌的軍事行動點數;
‧戰爭的結果在下次輪到發動戰爭方行動之前計算,防守方有充足的時間行動;
‧戰爭雙方均不得使用防禦卡,其他軍力計算方式與侵略中的計算相同。
‧計算戰果時,軍力差=戰勝方軍力-戰敗方軍力;
‧第二輪計算完戰果後,發動戰爭一方仍然可以正常進行政治行動;
4、政治行動結束後,將軍事牌棄到等於自己的軍事行動點數上限,最多只能保留三張。棄牌時不公開;
5、進行軍事和內政行動,可以從以下行動中任意選取,直到決定行動結束或行動力用完為止。
從待選牌列中選牌
‧根據牌列中的數值消耗內政行動力,選擇內政牌;
‧手牌數量不得超過內政行動力上限;
‧不能從牌列中拿取重複的技術牌(可以拿取重複的黃色行動牌);
‧每個時代只能拿取一張領袖牌,無論手中的領袖牌是否已打出。領袖被暗殺之後不能再次拿取;
‧奇觀
* 每建成一個奇觀,再拿取奇觀牌時消耗的內政行動力+1;
* 有奇觀正在建設時不得拿取新的奇觀牌;
* 奇觀牌不計入手牌,拿取後馬上開始建設。因此當手牌達到上限時可以繼續拿取奇觀牌。
* 奇觀的建設:奇觀上的數位數量相當於需要建設的回合數量,每個數位代表每回合需要消耗的資源。消耗一點內政行動力,支付相應的資源數量,將一枚藍色標誌放在奇觀上,蓋住相應階段的數字
打出行動牌(黃色)
‧每一輪從牌列中選取的黃色行動牌必須到下一輪才能使用。
‧消耗一點內政行動力,打出一張行動牌,並立即獲得其效果。
打出領袖牌(綠色)
‧消耗一點內政行動力,打出一張領袖牌。
‧移除之前存在的領袖牌,並取消之前的領袖牌所附加的所有分數;
‧結算新的領袖牌的分數。
打出技術牌(藍色/灰色/棕色/紅色)
‧消耗一點內政行動力,打出任何一張技術牌(藍色/灰色/棕色/紅色),支付所需的技術點和資源數量。藍色技術卡的效果立即生效。
‧牌面上畫面相同的藍色技術牌會取代之前的,其效果不疊加。
‧注意:所有打出的牌均為“技術”,只有在上面部署工人之後才成為“建築”。除藍色技術牌外,都必須派工人建築後才能獲得相關的加成。
‧不需要將工人放置在藍色技術牌上。
調整建築(棕色/灰色/紅色)
‧每種城市建築(灰色,圖書館/劇院/寺廟/實驗室/競技場)的數量不能超過當前政府所允許的上限。軍事建築(紅色)和生產建築(棕色,農田/礦場)不受此限制。
‧消耗一點內政行動力,支付相應的食物數量,從人力區移動一個黃色標誌到閒置勞力區。
‧消耗一點內政行動力,支付相應的資源數量,從閒置勞力區移動一個黃色標誌到應的技術牌上成為建築,同時結算該建築的分數(幸福度/軍力/技術增長/文明增長)
‧消耗一點內政行動力,支付相應的資源數量,可以將一個低等級建築升級成為對應種類的任何一個高等級建築。減少資源消耗的藍色技術卡同樣可以在升級過程中起作用。
‧消耗一點內政行動力,將任何一種建築移動到閒置勞力區。
‧可以將任意數量的低級資源換成相應的高級資源,以省下藍色標誌物。不需要額外的行動點數。高級技術牌上沒有工人時同樣可以進行這樣的轉換。
打出政府牌(橙色)
‧用一個新的政府卡取代之前的政府卡;將原先的政府卡棄掉。變革政府有兩種方式:
* 革命:革命必須是你本輪的第一個且是唯一一個內政行動,消耗你所有的內政行動力,並按牌面上所標的較小的數值支付技術點數。
* 和平演變:只消耗一個內政行動,然而需要按照牌面上所標的較大數值支付技術點數。
‧將相應數量的內政/軍事行動點放到新的政府卡上。
軍事行動
‧可以消耗軍事行動點數建造新的部隊或打出戰術牌;
* 從領袖或黃色行動牌中獲得的用於建造部隊的資源不使用任何的藍色標誌,你可以先使用這些資源,然後再使用藍色標誌。這些資源點數不保留,每輪結束後清空。
‧消耗一點軍事行動力,可以將一個部隊移入閒置勞力區。
‧戰術牌與軍隊:
* 可以按照戰術牌上所標明的單位數量組建軍隊
* 只能有一張戰術牌投入使用。打出新的戰術牌將取代舊的。
* 如果在軍隊中存在有落後該戰術兩個或兩個以上時代的部隊,則按照戰術牌上較小的數值計算額外的軍力。
* 在殖民/侵略/戰爭時可以犧牲整支軍隊,同時獲得額外的軍力。
* 空軍:每一個空軍單位可以使一支軍隊從戰術牌獲得的額外軍力加倍,每支軍隊只能有一個空軍單位。空軍單位不計入這支軍隊。
‧當前時代的軍事卡用完後,將棄掉的軍事牌重新洗好後繼續使用。注意不要與之前的時代的軍事卡或過去事件中的卡牌弄混。
6、生產與維持階段:
‧如果工人區下方的幸福度空了出來(方塊在該格的右方),那麼暴發起義,直接跳過此階段。
‧按照相應的分數提升文明與技術的分數;
‧生產食物,然後支付消耗(以人力區最左邊一格空出來的食物量為准);每缺少一個食物扣除4點文明分數;
‧生產礦石,然後支付腐敗成本(以資源區最左邊一格空出來的礦石量為准)。
‧最後,按照未使用的軍事行動點數抽取軍事牌(最多不超過3張);此階段不需要棄牌。
‧注意:技術、技術增長、文明增長、軍力和幸福度都是有上限的。技術上限為40,軍力上限為60,幸福度上限為8;技術增長與文明增長上限為30。所有分值下限為0。
如下圖中:
幸福度為7:TempleI(1)x2+ArenaI(2)x2+Territory
食物產量為6 FarmII(3)x1+FarmI(1)x3,消耗為2;
資源產量為4 Iron(2)x1+Bronze(1)x2,腐敗消耗為0;
軍力為6 Arena(2)x2+Colossus(1)+Warrior(1)x2+Fighting Band(1)x1
科技增長為5 LabII(3)+Wonder(2)
文化增長為6 TempleI(1)x2+Wonder(1+1=)2+Cook(領地x2=)2
特殊規則:首輪/末輪/時代結束
首輪
‧首輪中玩家只能使用內政行動力從牌列中拿牌(數量不限),起始玩家有一個行動點可用,此後每名玩家多獲得一個行動點數;
‧首輪中在兩名玩家行動之間不向牌列中補充牌列;
‧不能使用內政行動力來建造建築;
‧選擇手牌之後進行生產與維持階段。
次輪
‧起始玩家:按照記分板上的提示去除相應的牌,然後從史前時代內政牌中補足待選牌列上的牌,此後史前時代結束,中世紀開始。
‧此後每個玩家開始行動前補充牌列;
‧從這一輪開始,可以使用所有的政治行動點和軍事行動點。
時代結束
‧當前時代的最後一張內政牌進入待選牌列後,當前時代結束。
‧移除歷史事件和當前時代的軍事牌,將新的內政牌與軍事牌放入場中。
‧移除前一個時代的領袖牌、契約牌、未使用的手牌、未完成的奇觀(奇觀上的資源標誌移入資源區),並對所有分數做相應的修改。
(注:中世紀結束時移除史前時代的相應牌組,依此類推。)
‧從中世紀結束開始,每個時代結束時從人力區的最右邊移除兩個黃色標誌。
遊戲結束(最終時代)
‧當最後一張時代III的內政牌進入待選牌堆後,進入最終時代。
‧如果現代在起始玩家行動前結束,那麼當前輪是最後一輪;如果在其他玩家行動前進入最終時代,那麼其他玩家每人還有一輪行動機會。
‧最終時代沒有軍事卡。
‧最終時代中發動的侵略或進行的戰爭中不能犧牲任何部隊;然而最終時代的殖民行動可以犧牲部隊。在最終時代發動戰爭是沒有意義的。
‧遊戲結束時最終時代不結束,既所有現代的領袖牌與契約牌均保留。
‧在最後一位玩家行動之後,結算當前事件與未來事件中所有的事件卡。平局時離起始玩家較近的一方獲勝。
‧最終時代中所有人都執行過其行動之後,結算場上所有的事件卡,遊戲到此結束,獲得文明點數最高的玩家勝利。
經常忽視的規則及糾錯
‧特殊的領袖/奇跡的使用參考規則書末頁的特殊規則
‧每一輪不需要用完所有的政治或軍事行動點數;
‧平局時如牌面無特殊說明則如下處理:
* 進行各種比較時如果出現平局,一般情況下離觸發事件的玩家較近的一方獲勝;
* 戰爭或侵略中出現平局視為防守方獲勝;
* 最終輪中觸發的事件從起始玩家算起;
‧人口下降:如果有未分配工作的工人,則將其歸入人力區;如果沒有的話,將一名工人從建築上歸入人力區。
‧獲得額外的行動力標誌時,可以在本輪使用;失去行動力標誌時,可以從已經使用的標誌中移除。
‧拆掉的建築和解散/犧牲掉的軍事部隊直接歸入人力區。
‧技術牌:所有消耗技術點數的牌都屬於技術牌。
08年12月版中的印刷錯誤:
‧一張煤礦(Coal)與一張油礦(Oil)左上應標注3+;
‧近代牌組中的一張煤礦(Coal)未標注其類型屬於礦場;
‧現代牌組中的一張油礦(Oil)上未標注其消耗的科技值(9)。